学生服务     |     教师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平台 > 金牌校友 > 正文 金牌校友

王玉刚: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发布时间:2025-06-02   |  阅读次数:



王玉刚,河北省馆陶县人,材料工程系2006级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加入党组织。2009年毕业,同年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一炼钢厂参加工作,2017年9月担任邯钢一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2021年05月担任邯钢一炼钢厂转炉车间主任;2024年3月,担任邯钢一炼钢厂副厂长。

他精通专业,业务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比较强。从事炼钢工作已有15年,一点一滴从基层做起,先后从调度员、炉前工、操枪工、炼钢工、日班区域作业长、作业区副作业长、作业区作业长等历经多岗位锻炼,积累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操作管理经验。不怕吃苦、善于学习,工作扎实,工作业绩突出,表现优秀。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北省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二等奖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公司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国家专利授权四项。

主要事迹:

在降本创效方面,针对转炉生产辅原料消耗偏高的现象,除了优化留渣工艺提升终渣的循环利用外,还开展了石灰石在转炉中的冶炼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20年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成果一等奖,2021年全年白灰完成了26.8kg/t的好成绩。在高效生产攻关方面,先从分解转炉冶炼周期开始,以秒为单位认真记录分析每一个操作步骤,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先后完成了变径出钢口的更换、滑板升级改造和吹炼大氧压的试用,吹炼时间由原来的16分钟缩短到14分钟之内,滑板使用炉数由原来的12炉提高到20炉以上,冶炼周期由原来的40min缩短到现在的30min之内。日产纪录不断被刷新,双炉最高突破10477吨的好成绩,为公司的铁钢平衡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实现了转炉1拖2模式,1座转炉维持两个连铸机生产,在完成公司日产计划的同时为设备检修提供了时间保证。在高效化生产条件下,炉况稳定可控,两座转炉炉龄双双突破万炉,炉龄创了一炼钢历史最高纪录

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工作业绩突出,由于一炼钢厂长期处于生产不饱和状态,依照不同时期的铁水供应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单线高效低铁耗为生产组织主线,以单线降本创效为核心的生产模式,主动担当作为,大力推进高效化生产,实现了生产长期保持稳定。2020年推行高效化、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生产理念,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月产量均完成计划,8月份产量19.65万吨,本年度以来最好水平,双炉座日产突破8000吨新水平2021年大力推进高效化生产,生产经营长期保持稳定,全年完成产量152.3万吨,其中4月7日双炉生产达10477吨,创日产历史最好水平。5月份产量21.18万吨,创历史月产最高纪录6月份铁耗833 kg/t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累计实现增钢16.58万吨。2022全年产钢175.6万吨,5月份20.2万吨为本年度的单月最高产量。重轨钢累计产量44.87万吨,重轨钢铸坯一次合格率99.11%,创历史最好水平。2023年,中高碳钢终点碳合格率达到86.3%;在频繁冶炼工业纯铁、重轨、轴承等高端钢种前提下,保证了转炉炉况的稳定可控。成功冶炼了易切削钢1215M及工业纯铁YT2新开发钢种。采用铝粉脱硫工艺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为脱硫工艺提供了技术储备。40Cr硅脱氧工艺试验取得了显著进步,实现了技术改革降本增效,钢材质量稳定可控。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他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工作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事严谨细致,虑事周到,处事稳妥,为人谦和,团结同志,关心职工生活。学以致用,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一钢的发展默默无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