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服务     |     教师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平台 > 金牌校友 > 正文 金牌校友

郭骞:且炼青春铸华章

发布时间:2025-06-02   |  阅读次数:


郭骞河南省济源市人,材料工程系2003级材料工程学生,工程师,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后进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2006.03--2009.08   轧钢厂高线轧钢车间轧钢工

2009.09--2011.08   轧钢厂棒卷轧钢车间轧机班长、大班长

2011.10--2019.11   第一轧钢厂高线轧钢车间大班长、主任助理、副主任

2019.11-至今      第二轧钢厂小棒材车间副主任、主任、支部书记

获得荣誉:

1、发表省级论文两篇,公司级论文四篇。

   2、在省级质量小组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三次,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两次。

   3、获得公司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次,三等奖3次。

   4、公司创新评比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若干。

   5、获得先进工作者9次,劳模2次。


扎根轧钢热土,18载轧线的洗礼,锤炼了钢铁般的意志,更练就了一身精湛的轧钢技能。唯有在超越中品尝艰辛,才能在汗水中收获梦想。

工作事迹:  

作为一名济钢典型的“钢三代”,纵观其履历,“快速提拔”一直是伴他左右的标签。这位1986年出生,25岁就担任了精品高线轧钢车间主任助理,成为济钢当时最年轻的中层干部,33岁就主持车间全面工作,一直都是济钢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

坚守一颗初心 专就专到极致

刚毕业的郭骞,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钢三代,在轧钢厂高线轧钢车间担任精轧副调、主调期间。就表现出一种求知的“狂热”,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锻炼。工作踏实,进步飞速,他在担任精轧主调的第一年期间便取得全年岗位生产指标第一,精轧全年堆钢事故最少的好成绩。作为有着济钢子弟身份的济钢员工,他从工作初期就给自己定下初心: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做就做到最优秀。

见难题就上 见堡垒就攻

  由于工作成绩优秀,2008年下半年参加了公司新建棒卷线的赴意大利KOCKS设备学习培训,随后参加了湘钢的培训学习,为新线做好人员学习培训准备工作。学习回来后升任轧机班长,主动学习KOCKS、加勒特等新设备的操作及调整,带领班组人员圆满完成了新建棒卷线的投产前准备、试生产及达产达效工作。一年后因工作业绩突出,2010年升任大班长,并在担任大班长期间,带领班组成员超额完成班组各项生产任务及指标。

2011年公司新建精品高线,被公司任命为精品高线轧钢车间主任助理,作为主任助理,试生产前,他几乎每天扎根在现场进行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确认工作。在新高线工作的8年时间里,他牵头进行了多项生产技术难题攻关及产品质量工艺优化工作,是一个个生产设备的“痛点”迎刃而解,一个个降本增效的“妙招”大显神通。在高速线材生产方面,已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专注改进创新勇于担当重任

  2019年11月份,郭骞任第二轧钢厂新小棒材生产线轧钢车间副主任,开始主持车间全面工作。新车间成立后,除班组长及一些关键岗位老人员外,车间70%的人员都是刚入厂的新员工。  

当时小棒生产线仍在紧张的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中。车间成立后除进行大量的试生产前各项准备工作外,期间又被抽调到小棒线工程指挥部,作为指挥部工艺口的对接负责人之一。不但需要抓好车间各类人员的各项培训工作外,同时也需要负责工程紧张施工的局面。

在小棒线优特钢转产期间,他先后解决了各种质量问题:如脱碳攻关、轴承钢液析攻关、端部剪切质量攻关、CrMo钢弯钢问题攻关、抽油杆产品质量攻关等多项工作,为小棒线产品质量提升,公司优特钢产品产线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毕业到济钢工作至今,他始终扎根轧钢生产一线,经历了济钢三条优特钢生产线的建立及投产工作,作为济钢优特钢转型第一代轧钢工,为济钢及国家优特钢的发展献出了青春与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