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服务     |     教师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平台 > 金牌校友 > 正文 金牌校友

孟庆炜:把握当下,掌握未来

发布时间:2025-06-02   |  阅读次数:

    孟庆炜,男,40岁,03级冶金一班,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炼铁事业部 原料厂 副厂长。

曾获荣誉:

2012年10月  荣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2年9月   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3年5月   荣获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获“江苏省五

             一批创新能手荣誉称号。

2014年2月   荣获“南京市文明职工”荣誉称号。

2016年4月   提出的“进一步优化高炉用料结构,全力提升铁

            水成本竞争优势”的建议,被评为南钢合理化建设

            “金点子”。

2016年12月  被评为炼铁事业部年度先进个人。

2017年2月   当选为南京市第十五届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

2018年5月   荣获“南钢功勋”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  荣获“炼铁事业部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9年2月   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2020年12月  荣获“炼铁事业部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1年2月   荣获“南京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

2021年5月   荣获“南京市江北新区十佳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2023年1月  提出的“码头接卸错峰生产,节能降本”的建议,

             被评为南钢合理化建设“金点子”。

2006年参加工作后,他一直从事炼铁工艺、技术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寻找炼铁工艺上的突破,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全面分析解决问题,在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提出个人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提出了喷煤采用自动喷吹,实现了煤量的准确性,减少了炉温的波动,有利于炉况的稳定运行,同时节约劳动力成本。2008年,提出调整钻头尺寸,减少出铁次数,降低了钻头钻杆和炮泥的消耗,同时减少了开口机、泥炮的运转次数,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2010年,通过分析建议采用鱼雷罐放残铁,减少了铁水的损耗和运输成本,同时保证了放残铁的安全、环保。2011年,通过分析高炉的冶炼过程、炉内软熔带的位置和形状,提出拉宽布料平台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作业区的采纳,通过实践,炉况的抵抗力和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全年无悬料。2013年,通过休复风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休风取消集中加净焦的模式改为分段加轻负荷料的模式和全风口复风的建议,在实践过程当中避免了净焦下达时炉温的异常波动,降低了恢复炉况的难度,加快了复风进程,降低了劳动强度。

2015年,调至炼铁事业部生产处负责生产组织协调工作,通过科学编排、精准测算、协同组织,事业部各厂生产有条不紊;通过精心编排及高效铸铁、铁水分流等保障了铁钢的平衡,通过烧结矿、球团矿的备料、转矿及同步检修,实现了高炉用料稳定及配套工序生产的高效协同。 2019年,通过组织攻关,五座高炉富氧率累计4.91%,环比提高了1.27%,尤其是10月份富氧率高达6.02%。炼铁事业部全年铁水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各生产厂月度产量19次打破历史纪录、年度产量均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2021年,调至炼铁事业部原料厂负责生产、技术、质量、环保等工作。他配合团队做好料场改造项目的同时,牵头开展技术、质量等方面的攻关。经过2年的努力,项目顺利竣工,生产环境、装备焕然一新。2023年,环境治理成绩斐然,顺利通过国家超低排放验收;混匀料σSiO2质量指标攻关效果显著,累计0.16,创历史最好水平;块矿提质保供攻关卓有成效,累计1.5%,创历史最好水平,稳定实现了入炉块矿比例≥28%(最高达到了31.2%)要求。“高比例块矿高炉低碳冶炼技术”通过新技术鉴定会的鉴定,并得到专家团队的最高评价:国际领先。